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。走进正平镇的田间地头,一幅生机勃勃的早稻生产图景正徐徐展开:翻耕机在肥沃的土地上隆隆作响,整齐的秧盘里嫩绿的秧苗茁壮成长,农民们弯腰插秧的身影与现代化农机交织成一首动人的春耕协奏曲。今年,正平镇以“科技赋能、稳粮增效”为目标,早谋划、早部署、早行动,通过“机械操作与人工结合”的方式,扎实推进早稻生产工作,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。
春耕伊始,正平镇各村的田野上便热闹起来。一台台旋耕机、深翻机在田间来回穿梭,所过之处,土壤变得松软平整,为秧苗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。“以前人工翻耕一亩地要花一整天,现在用农机半小时就能完成,省时又省力!”村民李大爷笑着介绍。今年以来,正平镇积极推广机械化作业,依托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,组织各类农机具200余台(套)投入春耕生产。同时,正平镇农技站还邀请专家开展农机操作培训,确保农户“会用、用好”现代化设备。机械化的普及不仅大幅提升了翻耕效率,还通过深耕细作改善了土壤结构,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,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双赢。
育秧是早稻生产的关键环节。在正平镇各个村的集中育秧基地,一排排秧盘整齐排列,嫩绿的秧苗在阳光下舒展身姿,长势喜人。为保障秧苗质量,镇农业部门统一调配优质稻种,推广“温室育秧+田间管理”模式,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控温、控水、施肥,确保秧苗健壮、均匀。“今年我们采用了机械化育秧,不仅节省了人力,出苗率还比传统方式提高了15%。”种粮大户张大哥介绍道。机械化育秧通过精准控制播种密度和温湿度,有效避免了传统育秧中常见的烂秧、弱苗问题,为后续移栽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进入移栽阶段,正平镇的田野上呈现出“人机协作”的繁忙景象:插秧机在成片的水田里匀速前进,一株株秧苗被整齐地插入泥土中;而在梯田或小块田里,村民们则弯腰手动插秧,确保每一寸土地都种满希望。“机械插秧效率高,适合连片农田;人工插秧灵活,能适应复杂地形。两者结合,既提高了速度,又保证了覆盖率。”中坝村村书记王海青介绍到。为鼓励农户抢抓农时,正平镇还成立了党员助耕服务队,帮助劳动力短缺的家庭完成移栽工作,确保全镇早稻种植面积稳中有增。
早稻生产的顺利推进,离不开正平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。今年以来,镇村两级干部深入一线,通过召开户主会、入户宣传等方式,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;同时,严格落实惠农政策,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,推广农业保险,为农户解除后顾之忧。“粮食安全是‘国之大者’,我们必须扛牢责任,确保每一亩田都不撂荒,每一株苗都茁壮成长。”正平镇党委书记在春耕督导中强调。下一步,正平镇将持续加强田间管理,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抗旱防涝工作,全力护航早稻丰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