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丰果业技术简报
第54期
9游体育官方网入口果业发展服务中心
信 丰 县 脐 橙 协 会 2025年7月2日
7月果园管理技术要点
一、物候期
果实膨大期
二、农事操作
(一)做好果园抗旱准备。一是中到大雨天气巡视果园,及时排除果园内积水,修复被暴雨冲崩塌的果园沟渠、梯带,并注意雨天引水入塘、入池蓄水,为抗旱做好充分准备。二是旱季来临前,拔除树冠滴水线内杂草,做好树盘覆盖,确保杂草覆盖厚度20公分以上;对树盘滴水线外的杂草可采取刈割、喷除草剂等方式清除,减少地面水分蒸发。三是以十天为一周期,如没有中到大雨的天气过程,应及时浇水抗旱,每次浇水20-40公斤。没有节水灌溉,且水源紧缺的果园,可沿树冠滴水线挖3-4个深30厘米左右的深坑,坑内适当放些杂草,每次浇水时都将水灌注到坑内,既可以节约用水,又可提高灌水效率。
(二)补施壮果肥。6月份没有施壮果肥的果园加紧补施,肥料以高钾复合肥或充分发酵好的饼肥(花生饼肥)液+中微量元素。
(三)放梢,疏除无商品价值的果。近期正是晚夏梢抽新梢和转绿时期,针对幼树、初结果树放晚夏梢,如果结果多的脐橙树,可提早至7月下旬放大暑梢,在大暑至处暑(7月下旬~8月下旬)也是放秋梢的适宜时期,促发整齐健壮的秋梢。各个果园可根据天气和实际情况来确定放梢时间。可适当疏除溃疡果、超大果、风伤果等无商品价值的果。
(四)预防果实日灼。树冠外围的向阳果实在高温日灼发生前,可采取喷涂白剂、贴白纸、抹石灰、盖遮阳网等方法,也可以叶面多次喷施植物遮阳剂(碳酸钙)补钙,防范日灼。
(五)主要病虫害防控
1.柑橘黄龙病:加强果园巡查,发现有黄龙病症状树体(主要表现叶片斑驳型黄化,挂果树此时有一部分果实表现有脐黄脐腐症状)要及时砍除。
2.溃疡病:清除病枝病叶,嫩梢期结合木虱、潜叶蛾防治,及时用药保护,可选用硫酸铜钙、春雷王铜等药剂交替使用。幼龄果园溃疡病严重的情况下:可打波碳(具体配方为1:1:0.6:160),1斤生碳+1斤硫酸铜+0.6碳酸氢铵兑160斤水均匀喷施。(高温慎用)
3.砂皮病:老果园以及管理较差果园发病较重,可选用代森锰锌、克菌丹、吡唑戊唑醇、苯甲吡唑醚菌酯等药剂使用。建议砂皮病用药配方为:代森锰锌+吡唑醚菌酯混用。
4.脂点黄斑病:加强树势管理增加树体抗性,防治可选用苯醚甲环唑、吡唑醚菌酯等。
5.炭疽病:高温高湿天气易染炭疽病,参考药剂可用甲基托布津、炭特灵、25%咪鲜胺乳油、80%代森锰锌、10%苯醚甲环唑等,注意药剂轮换使用。
6.柑橘木虱:根据果园监测发现近期木虱种群有明显发生危害趋势,必须高度重视和科学防控。管理上做好统防统治,统一放梢统一用药。化学防治可用杀成虫击倒性强的药剂+杀卵剂混配,如:氟氯噻虫嗪、联苯噻虫胺、吡丙噻嗪酮等。也可以在上述农药中添加优质矿物油混合使用增加药效。
7.潜叶蛾:放梢芽长一粒米长第一次用药,5-7天喷药一次,连喷2-3次,药剂可用吡虫啉、啶虫脒、氯虫苯甲酰胺等。
8.卷叶蛾或斜纹夜蛾:可以在嫩梢期结合木虱、潜叶蛾防治一起用药,可用甲维茚虫葳、虫螨腈、氯虫苯甲酰胺、虱螨脲等。
(六)注意防范安全隐患
随着气温回升,浇施动植物发酵肥的果园,注意防范沤肥池等有限空间中毒、窒息隐患,严禁下池作业。同时注意防范其他果业领域安全隐患。
(七)沤肥池、沼气池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南
1.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要严格遵守“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”原则。
2.严禁无关及未经培训人员进入沤肥池等有限空间,作业至少2人,1人池外看护,严禁单人操作。
3.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警示标志或警戒线,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。
4.入池前用活体家禽等小动物吊入池内验证氧气是否充足。
5.入池人员系好安全带、戴安全帽(有条件戴防毒面具),做好防护。
6.作业或出池休息时小动物留池内并持续通风,常观察其有无异常。
7.入池人员用防爆灯等冷光源照明,禁止明火照明和点火吸烟,防爆燃。
8.操作人员不适时,池外看护人员立即拉其出池,勿盲目下池施救,防连续窒息中毒。
三、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应知应会(二)
✬柑橘黄龙病田间表现症状与识别
柑橘黄龙病在田间的症状表现多样,可从叶片、果实、树体三大方面进行识别,各症状在发病不同阶段呈现差异化特征。
(一)叶片典型症状
1、斑驳型黄化。叶片转绿后出现病状,初期从基部、叶缘、侧脉附近开始黄化,逐步扩散形成黄绿相间、不规则且不对称的斑驳状。对着阳光观察尤为明显,叶片基部与边缘黄化更严重,叶脉肿大,部分叶片扭曲变形。
2、均匀型黄化(黄梢)。发病初期,病树在树冠顶部或外围抽出的新梢(夏梢、秋梢)中,有一至数枝无法正常转绿,或在接近老熟时停止转绿,保持均匀黄化症状。感病后期,病叶易脱落,严重时导致树冠稀疏。
3、缺素型黄化。类似缺锌、缺铁、缺锰症状,叶片变薄、缩小,落叶加剧。
(二)果实症状
1、红鼻果(典型症状)。部分感病果实在着色前或着色后,果蒂附近出现红色,逐渐硬化成不规则红斑,俗称“红鼻子果”;果实小、着色不均,果肉异味。
2、其他异常果实。畸形果、僵果、青果、软果及“斑驳果”(果皮颜色不均)。
(三)树体综合症状
1、生长衰弱。叶片稀疏;枝条脆硬易折断,新梢短小,叶片革质化(变硬变厚),病树整体衰弱。
2、根系坏死。初期根系无明显症状,随病情发展,须根减少,根尖腐烂坏死,最终导致整株根系死亡。
3、开花坐果异常。早花、花量大但花朵小畸形,易落花;幼果脐部凹陷黄化(类似脐黄),大量落果,坐果率低;部分植株出现反季节 “秋花”现象。
* 柑橘黄龙病田间主要传播途径
1、带病种苗、接穗、砧木的调运及嫁接传播。
2、柑橘木虱传播—田间传播柑橘黄龙病的唯一虫媒。
3、菟丝子传播。
4、土壤、流水、大风以及生产工具等均不传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