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应知应会(六)
✬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措施
1、严格检疫制度。加强检疫监管,防止病穗、病苗等病原体的传入和传出。
2、培育无病种苗。实现接穗自给,建立无病苗圃,推广使用脱毒种苗,杜绝外地带毒种苗调入,从源头上控制黄龙病的传播和扩散。
3、清除病树。 发现病树立即喷药灭虱后砍除,树蔸采用“五步法”处理:一锯,从距地面3-7厘米处锯除病树;二划,残留树桩截面划“十字”架;三涂,树蔸切面涂刷高浓度的草甘膦;四包,用薄膜包扎残留树蔸;五埋,用土埋住包扎好的树蔸,防止新芽萌发,使根系死亡。
4、柑橘木虱防治关键措施
(1)区域性联防联控,在强化化学防治的基础上,实施以村、基地、坑口为单元的联防联控和统防统治,构建“大区域统防统治”与“小区域联防联控”相结合的立体防控网络,实现柑橘木虱全域精准有效防治。
(2)清除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的芸香科果树或植物及失管柑橘园,减少柑橘木虱繁殖场所和中间寄主。
(3)精准掌握柑橘木虱防治关键时期:为挖病树前、冬季修剪清园(12-1月);早春清园、新梢萌芽前(2-3月);春梢期(4月);夏梢期(5-6月);秋梢期(7-8 月);晚秋梢、冬梢期(9-12月)和台风过后等时段进行喷药防治。
①重视春梢期用药,早春用药可保护天敌,减少农药残留,此时木虱数量少,杀灭效果佳。
②在新芽萌发至展叶时喷药,结合潜叶蛾、粉虱、螨类等害虫,抽梢整齐时,每梢期喷药1-2次;抽梢不整齐、抽梢期长且木虱持续发生时,每梢期需喷药2-3次。
(4)科学选择农药搭配,遵循“双效互补”复配策略,将不同作用机理的单剂农药两两组合,如拟除虫菊酯类+烟碱类/吡丙醚/螺虫乙酯;拟除虫菊酯类+酰胺类;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(甲维盐)+烟碱类;吡蚜酮/仲丁威+烟碱类;矿物油+等。同时注意农药轮换使用,一年内同一有效成分农药使用不超过两次,防止产生抗药性,使用复配制剂以延缓抗药性产生。
(5)抹梢控梢(统一放梢,缩短嫩梢期),恶化木虱食物链,减少木虱世代数和种群数量。
(6)冬季清园,用矿物油+,杀灭越冬木虱成、若虫。
5、营造防风林,加强肥水管理,增强树势等。
Ø 警惕虚假治疗柑橘黄龙病手段
1、抗生素无效:四环素、链霉素等抗生素仅短期抑制病菌,属于回光返照,且需多次注射,易复发,还会对树体造成永久性损伤,最终逃脱不了被毁灭命运,同时,存在食品安全隐患。
2、中草药无效:目前没有科学的证据能够证明中草药能够根治黄龙病。
3、肥料误导:黄龙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,它是不能通过施肥来治愈。
如需转载,要注明出处